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齐州刺史裴公德政颂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二
昔太公之理齐也。
尊贤知。
尚有功。
泱泱大风。
千载不泯。
石庆古之良相也。
临淄社焉。
于公古之良吏曹也。
东海祠焉。
裴公今之良太守也。
济北颂焉。
今古一揆。
谓之齐志。
苟非其人。
名不伪立。
君子是以知裴公之为政。
有异能矣。
初公以甲子岁秋八月
莅于是邦。
祗遹明命。
宏敷令典。
教之诲之。
养之育之。
俾夫阖境之内。
靡清风。
渐膏雨。
纯德
饱话言。
若卜筮之是孚。
如草木之允殖。
用克畏慕。
于大猷
其明年也。
皇帝东巡狩。
岱宗
自洛及兖。
于皇时迈。
雷毂万乘。
云旗千里。
供帐于东道者
凡十有六州焉。
大或数圻。
次或万井。
中产者轻币。
膏梁者倍征。
方事之殷。
犹惧不给。
兹郡褊小。
实难图也。
公渊然深识。
卓然远谋。
择利而行。
虑善以动。
西自于阳谷
东尽于长清
造舟为三桥。
置骑为万驿。
辟野为两顷。
除道为九逵。
或总或秸。
或薪或槱。
或饔或饩。
或粮或糗。
爨之踖踖。
积之栗栗。
其崇如墉。
比如栉。
皆先之以方略
继之以生聚。
因吏禄之奇赢。
杂官用之馀羡。
通变合度。
丰省中程。
编户之民。
秋毫勿与。
繇是邑无征令。
乡无敛法。
贾不利于乘急。
农不伤于甚贱。
且狎其野而安其业。
人所谓勤而不得(疑作德
施而弗费。
虽小必济。
不亦宜乎。
抑又闻之。
居简则易于德绥。
处烦则难于柔克。
大抵皆是。
其谁不然。
公始自知供。
迨于卒业。
不鞭一卒。
不贯一吏。
绳责勿用。
镌噍无施。
礼以生其恭。
悦以尽其力。
役不再令。
事无后期。
虽子文治兵之举。
叔敖城沂之政。
类能比德。
曷足称多
洎銮舆反旆。
旌别淑慝。
监顿使刘日政劝农使卢怡并奏公理行第一
议者以为当矣。
其三年秋大水。
河堤坏决。
诸郡有闻。
皆俟诏到。
莫敢兴役。
害既滋甚。
功无已时。
公以为执事诿上者。
非至公之法也。
便文自营者。
非尽忠之计也。
亦既成奏。
因而发卒。
播告厥指。
率吁于人。
荷锸者襁属。
负畚者麇至。
从公于迈。
祁祁如云。
公俯临决河。
躬自护作。
雨不张盖。
尘不振衣。
馈不致鲜。
寝不处馆。
蔬食以同其烹饪。
野次以同其燥湿。
板筑竞劝。
鼛鼓弗胜。
克巩而成。
匪亟而速。
以浃辰之役。
兴百倍之利。
澹灾革弊。
人到于今赖焉。
古之所谓敏则有功。
岂虚言矣。
公之方在河上也。
有执讯者传诏。
命公为宣州刺史
公悼其功之不成。
且惧人之休怠。
未即宣布。
周之密之。
公抚巡如初。
饬厉不辍。
及提役既毕。
国人皆贺。
公于是解印出次。
启籥见书。
莫不瞿然而骇曰。
虞公去之速也。
呜呼曷归乎。
乃大哭。
既而幢棨就国。
干旟首途。
野有辍耕。
巷无服马。
男女以辨。
号泣相望。
或觞于郊。
或饯于境。
扶服遮道。
汍澜驻车。
莫肯旋归。
殆过信宿。
夫所居人富。
所去见思。
前史以为有德君子之遗风。
猗嗟裴公。
盖有之矣。
公名耀卿。
字焕之
河东闻喜人
祖某。
皇朝亳州酂县
父守真。
皇朝成宁二州刺史
晋州刺史
又赠兖州都督
皆受祉必大。
垂裕不朽。
彰彻简册。
昭政闻。
其绪业有如此者。
公之昆友。
冀州刺史子馀六人
俱以儒行达。
天下之人谓之六龙。
公之自出。
屯田员外郎韦述等七人。
俱以才名进。
天下之人谓之七子。
其族姻有如此者。
公覃吁有声。
髫丱克类。
公侯表于龟筮。
诗礼成于小学
八岁神童擢第。
则已殊于公路矣。
弁髦之后。
尤邃于文。
长安中。
则天首命有司考试调集之士。
而第其词之高下。
公以甲科授秘书省正字
异其对也。
睿宗之在藩邸。
精选寮属。
公为典签
兼掌文翰。
爱其才也。
其文艺有如此者。
顷之。
迁国子主簿
詹事府丞
河南府士曹参军
考功员外郎
右司兵部郎中
长安临此郡。
宣城改授冀州
翁归为政。
不移于故迹。
延寿理人。
亟登于高第。
入拜户部侍郎
今为左庶子
其阀阅有如此者。
若乃迈德由已。
全诚自衷。
出入孝悌。
周旋礼乐。
幅利以俭。
葆光以和。
仁而有刚。
直而不倨。
微妙析理。
入于无间。
清明开物。
周于有象。
享兹具美。
可谓大贤。
其庇身也宏矣。
其所凭也厚矣。
诗曰。
布政优优。
百禄是遒。
又曰。
君子万年。
介尔景福。
夫如是。
欲辞福禄。
其可得乎。
方当弥纶帝绩。
岂徒润色吏事而已。
卢县父老某乙等。
怀公之惠。
不可弭忘。
思欲铭德颂美。
计功称伐。
以予国之史臣也。
学于春秋褒贬之义。
乃因邑子校书郎卫凭
假词不能。
徵拙于我。
事则详实。
言多遗恨。
著循吏之传。
愿守文翁
马野之诗。
惭非史克。
词曰。
瞻彼济矣。
湜湜其沚。
有斐君子。
令闻不已。
帝省其方。
和銮央央。
务穑布常。
骏惠于王。
我堤既溢。
我民既恤。
成之不日。
有始有卒。
黄发番番。
饮公之和。
矢诗不多。
维以遂歌。
左朝请大夫王公葆墓志铭(代阁直学士张震 乾道三年1167年6月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九四、《省斋别稿》卷一○、《经义考》卷一八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绍兴辛未,震对策集英殿,天子嘉其狂直,不黜而进之。
尚书郎王公彦光为覆考官,既赐第,例上谒,知其君子人也。
后数岁与考上舍试,公以御史监视,自锁闱至揭榜,日夜谈经论文,仆仆灯尽不休,又知公笃学醇儒,愈益加敬焉。
居顷之,天子议置相,人怀向背,公独介然持正论,予盖耳闻目击,窃叹息以谓儒者操守当如是矣。
其后公守汉。
,予乡也,虽宦游他邦,实闻其政,异乎泥古而不通者。
今上登极,忝执法殿中,乃抗疏道公立朝本末与治郡善状。
事虽报闻,旋以大理少卿召公,而公久劳于蜀,力求便安,复持节于外,未几而病,遂以不起。
将葬,其孤不属他人铭之,数千里谒于予,非以予知公深耶!
其何可辞?
公讳葆,彦光字也,吴郡昆山人
曾祖制,祖申,皆隐居不仕。
父亿,乐道好善,一乡推长者,以公升朝,累赠右中散大夫
母令人史氏。
公自幼志识绝人,读书几废寝食,弱冠以通经能文称,由学校贡太学,每试常右诸生
宣和六年进士第,调通州海门
未上,改处州丽水主簿
兴守檄,治关隘,公规模闳远,不类少吏,当路才之,用荐举升秩而去。
绍兴改元,天子思广言路,讲求贤良等科,公慨然上疏陈十弊,皆切中时病,其末以储嗣为言。
执政读而奇之,欲试以事,会诏侍从举剧令,得常之宜兴
邑大,比屋皆士族,固已难治,而淮浙兵拿盗起,将士往来憧憧,稍乏兴辄以军法从事,僚吏骇窜。
公白父母曰:「食君禄无爱元理者,弟可养亲,毋以某为念也」。
明日取丞簿印兼佩之,自晨治事,至暮未尝退食。
将有颉颃妄求,辄面折力拒,人为股栗,公弗恤也。
久之,民德公不扰,吏服公不可欺,相与协力应军需,而武将亦知公勇于义,稍稍自戢。
于是简条教,立纲纪,专意息民,视他邑独晏然,至今父老犹能言当时之事,称公之善也。
秩满,部使者交荐,而郡守雅不乐,风宗室子常为公所绳者使诉公,有榜通衢来告者,至掠治邑胥条公过失,卒无所得而止。
左宣教郎
朝廷将用公于边,公以亲老辞,乃调临安府仁和丞,改江阴军教授
丁中散忧,服阕,通判扬州,入监登闻检院,迁宗正寺主簿,转本寺丞赐绯衣银鱼,擢司封员外郎,兼玉牒所检讨官
于时史令人老矣,公养志尽孝,朝士咨美,竟以忧去,三年杜门读《丧礼》,人不见其面。
免丧,以旧官召,兼权考功
当是时,百司无敢可否事,公独伸滞直枉,当官不避。
未阅月,须发为白。
有蜀士黎洋者以改秩赇吏,文书成,贿不如约,吏怼诣曹自首而逃,洋下大理狱,而吏不可得。
白侍郎:「法虽有取与同罪之文,而事非骫法,勿坐与者,请释洋破吏诡计」。
侍郎摇手曰:「止蜀士多资,祸及吾属矣」。
公拂衣起曰:「避嫌挤人,吾不忍也」。
白执政释之,其忘己尽公类如此。
魏丞相常语人:「铨曹得王公,寒士之幸也」。
俄兼权国子司业,拜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
公自入朝,安于平进,同僚骤用者踵相蹑,怡然无愠色。
晚用侍御史荐入台,复以正议不为众悦,上章请外,得知广德军
秦氏初失势,有江东使者讳出其门,追治王晌宣城亡失常平钱谷事甚急,逮系平人满军狱,久之无验。
公下车,首理出之。
使者劾公惠奸,公亦奏使者挠法。
事下他司并治,而公词直,使者既重坐,公才解守符。
旋起知汉州,抚绥善良,锄治奸猾,境内大治,乃缮修学舍,增葺城垒,百废具举。
人谣云:「广汉、南隆阙清强」。
天子闻而嘉焉。
南隆守就升部刺史,而擢公泸南安抚使、知泸州
引用名士,劾退贪吏,然后镇以无事,阖境大治。
踰年以疾求归,徙池州,遂拜廷尉,而道改浙东提点刑狱
时隆兴元年春也。
会稽近行阙,政尚姑息,公屡行帅事,疾恶弥厉。
岁歉,请厚捐民租,仇家因飞谋钓谤,适会公疾寝,遂主管台州崇道观
宜兴怀公不已,公亦乐其溪山,乃卜居焉。
乾道三年,公年七十矣,以二月告老,是月十九日卒于正寝。
积官左朝请大夫
原配许氏,门下侍郎文定公将之孙;
再娶里人张氏,皆赠宜人
宜人庄氏,右朝奉郎诗之女。
生二子:嘉言右修职郎
嘉宾,右迪功郎,并监潭州南岳庙
二女:嫁左朝奉郎、新知南剑州周某,左奉议郎、新监行在都进奏院唐子寿
孙二人:将仕郎绍祥、广孙。
二子以是年十月十六日奉公柩归葬昆山先茔之侧,寔积善乡新漕里也。
公起布衣,笃学力行,乡里所敬,后生奇士争造门问道。
公指授有方,人人成其材。
好贤乐善,出于天性,贫者赒之,未遇者为揄扬致声誉,后多至执政大僚。
今温守李衡倜傥有大志,公一见稠人中,妻以从妹,世以公为知人。
教子弟侄甥甚至,登第荐名无虚榜。
吴中论儒,素称王氏。
公平居恂恂寡言,临事毅然不可夺。
天资精明,善总理庶务,然不自以为能也。
虽稍更中外任使,而援进不若忌嫉之众,闲曹远官必久次,向进用时辄亟徙,素所蕴蓄百未究一,汩汩以老。
公亦自知不偶,益留意经学,而尤邃于《春秋》。
尝读《孟子》「彼善于此」之句,悟圣人作经深旨,以谓当时名卿有功而贤者莫如管仲、子产、晏子,而三人姓名略不概见,其他可类推矣;
又曰圣经如化工之造物,有自然法象,盖昔人所未尝及者。
用心三十年,乃成《集传》十五卷,去取是非,不措一毫私意于其间。
书成,叹:「吾精力尽于此,后当有知我者」。
呜呼!
彦光庶几无愧于古之儒者矣。
铭曰:
我观万物,皆备于书。
古之用才,有不在儒。
怀以功利,假以朱愚。
人自妄耳,匪书之辜。
有美王公,秀出三吴。
学耻空言,志儒之初。
事君不欺,临政不迂。
忠纯是遵,仁义是趋。
用罔尽才,而誉有馀。
平生所得,《春秋》赏诛。
书成而殁,公不为殂。
铭以昭之,尚后之孚。
黄虎墓志铭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五八、《鹤林集》卷三五、《永乐大典》卷七六五一
诸暨会稽大县也。
黄,邑著姓也。
,公名;
子文,其字也。
宪、朱氏,曾大父、母也。
瑀,赠忠训郎,赠孺人,大父、母也。
祖登。
仕,皇考也。
鲁氏,皇妣也。
生而颖悟,庄重如成人。
公之幼也,刻苦植学,取友四方。
遂登戊辰进士第
公之壮也,调归安,主淳安簿,司霅川狱,知永嘉丞。
归安以忧,永嘉以病,俱不赴。
历任虽四,而仅言六考,公所阅官也。
唱第授初秩,荐举升从政,覃恩转文林,致仕改宣教,褫褐几三十年,浮沉选调,至若告老始得通直,公所积阶也。
淳安赋籍,漫不可考,吏因为奸,已输者复催,公私交病。
公曰:「勾稽,吾职也」。
出纳有令,销印有时,邑计始裕,吏无所措手而民安之。
相邑长,大饬乡校,群士之秀者肄业于中,士竞兴学,登于俊造者视昔为多。
迨其去也,民怀公之惠,士德公之教,攀留祖饯,充于道周。
此公之所以供簿正也。
安吉狱市放纷,圜扉无茂草。
公素明审味心诚求之之训,有隶于刑者,以身亲之。
既得其情,则曰:「此所谓庶戮之不辜也」。
盛暑给水浆,隆冬给衣被,病则药之,死则槥之,流徙则计道里远近资之,皆取诸饩廪,虽桁杨拷掠之馀无怨言。
此公之所以为司理参军也。
平居燕处,每有常度,家人不见其有惰容。
训子弟如严师,待交友如同气,恤乡邻如家人。
里之孤贫者,嫁娶之如子女。
凶年饥岁以赈以贷,泥涂断港必甃必梁,故邑无流殍而行者不病涉。
此公之处乡也。
安吉罢归,屏居丘园,十年不调,以书史自娱。
邑多佳山水,暇日与亲朋盘食榼酒游适其间,神气冲澹,一毫无荣进意。
端平更化,今参预郑公于公为同年,亟称其贤,欲荐进之,而公倦游之志已弗可夺。
一日谓其子曰:「穷达,命也。
吾未六十,非不堪事,诸公贵人非不我知,然此心已在泉石间矣」。
明日遂上章致其事,越三年而后卒。
此公之知命也。
甲子三百四十,公所享年也。
丙午三月十三,卒之年月日也。
是年十一月朔,葬之日也。
邑之高岭,公所藏也。
杨氏先公二十七年卒,元配也。
陈氏后公四旬殁,继室也。
嗣孙,免解进士,子也。
许适衢州教授周辅,女也。
状其世系行谊年者,庐陵通守林宋伟也。
介参预郑公之命,俾志其墓而为之铭者,同年生潼川吴某也。
铭曰:
耨之易而未穫兮,筑之勤而未落兮。
高山之阴,阴已合莫兮。
陈侯修学记乾道三年十月 南宋 · 项寿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高邮广陵郡邑也。
国朝以其据江淮之冲,升之为军。
异时庠序并建,吟诵盈耳,英才辈出,累科得人,名德相望,在人耳目。
至今闻而知之者,莫不欣艳而尊慕之。
逮学久不修,民俗乐于事神,丹楹刻桷金碧相辉者,皆淫鬼之祠也。
妖巫女觋,以淫词怪语,簧鼓群听。
卖罪买福,如执券契,甚则疾不呼医,惟禳禬为事,虽死且不怨。
下之人既诱其语矣,在位者复捐金以助其虐焉。
至于儒宫荒芜,庙貌颓毁,漫不加省。
春秋之祀,仅剪荆榛、设牲醴,奉行故事而已,识者痛之。
然啬于用度,卒寝其议。
太尉陈公昔守是邦,尝欲略基址,新轮奂,适君命召,入扈周庐,不遑暇也。
岁在丁亥,上谋帅守边,以郡居扬、楚之间,地要且重,非威誉素著、军民悦服者莫能守,乃复命公出镇抚之。
下车之初,谒拜先圣之庭,顾瞻徬徨,有激初志。
属吏任其责者,未见其人。
秋七月,寿承乏下邑,始见公,公曰:「治道在知邪正也。
三代之治,皆以学为急先务,诚以化民成俗由此途出。
况守令民之师帅,而学又教化之本。
为民师帅了不知所以崇教化,其可责民知礼义廉耻而善风俗乎?
君其为我毁淫祠,修泮宫,阐化民成俗之大源,以惠此方,以副天子右文之治」。
寿奉教而退。
翌日,籍郡内外不在祀典之祠,得四十馀房,因其材而增损之。
经始于闰七月甲戌,越冬十月甲子落成。
讲道有堂,肄业有舍,库廪庖湢,各有其所。
财不取于官府,出公之私帑也;
力不役于农民,僦时之游手也。
不日成之,如素经画者。
黝垩丹漆,不侈不陋。
爰集学者,行释菜礼,以告厥成。
继而广生财之道以养士,命师儒之官以传授
公之用心,有加无已,贤于古人远矣。
抑尝闻之杨、墨塞路,孟子辟之,圣道得以复明;
老佛显行,韩愈排之,圣道得以不绝。
非族之祀,非类之享,害道惑众者不一。
公撤其宇以建学,刬伪以真,拨衰反正,而大中至正之道,得以渐染一邦之民,盖未之前闻也。
韩愈云:「孟氏之功不在禹下」。
又云:「窃自比于孟子」。
是举也,公力闲先圣之道以息邪说,以正人心,于二公有光焉。
《诗》不云乎:「食我桑葚,怀我好音」。
喻鲁人感僖公之德,去恶从善之速也。
愚愿学者窥其墙,入其门,升其堂,怀公之德,帅公之化,以毋忘公之善,罔俾《鲁颂》专美于僖公云。
公,南康人名敏字元功
按:嘉庆《高邮州志》卷一一上,嘉庆十八年刻本。
赞皇公李德裕德政碑 中唐 · 贾餗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一
皇帝即位四年。
沧寇既平。
河朔无事。
方偃戢兵刃。
与人休息。
东郡地临讨伐之境。
岁积水旱之后。
罢劳之师。
始旋于奔命。
残耗之氓。
久困于烦役。
物力殚竭。
资用凶荒。
牧养之寄。
于是为急。
乃诏兵部侍郎赞皇公李德裕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出镇兹土。
时公由浙右连帅以治行第一徵复南宫。
既至未浃月。
乃膺是选。
择于是日对越明命。
抗旆遄征。
若决江汉以起焦涸。
至则究宣诏旨。
躬问痛疾。
俾人识皇泽。
吏识朝典。
军识法令。
俗知教化。
推心于万人之腹。
下令于流水之源。
怠则张而振之。
弊则扫而更之。
下车三日而新政兴。
涉旬而旧俗革。
周月而风偃三郡。
逾时而泽流四境。
期年而人和岁穰。
厥绩大成。
属蜀人新被蛮寇。
流散未复。
诏选天下诸侯威可训齐而惠可生殖者。
公又迁秩兵部尚书镇抚焉。
以遗爱之地。
所以扬丰碑而表异政也。
古今纪嘉绩咏去思者多矣。
大抵久于其位。
方显其迹。
舜典三载考绩。
仲尼亦曰三年有成。
子产三年。
而国人始信。
次公居颍川前后八年。
而曰郡中愈治。
未有起积困之俗。
施难行之化。
劳徕安集。
生聚教训。
未至期年。
而阐耀丕业。
流光驰声。
若是之速也。
公廉明刚健。
精力过人。
博以文雅。
济以经术。
发强开敏。
贯达吏事。
刃下无肯綮。
彀中无逃遁。
其治军也。
法令严而赏罚信。
阅实其籍。
修利其器。
征剿之勋。
守备之劳。
一有可追。
罔不甄宠。
除去姑息之弊。
刬革因循之政。
户庭无纪纲之仆。
营垒尽腹心之师。
尝称记曰军旅有礼。
则武功成。
故先之以礼谊。
传曰以不教民战。
是谓弃之。
故勤之以教习
至夫铄金割革之程制。
耳目声气之容饰。
日省月试。
莫匪躬亲。
于是师徒感悦。
人百其武。
而政成于戎旅矣。
其驭下也。
正其身以为表。
悬其令而莫犯。
守以画一。
提以宪章。
故百吏耸视。
偫职修举。
广汉之推功善。
而吏人称之不容口
翁归以一警百。
而吏人皆改行自新。
与善惩违。
咸得其术。
而政行乎州邑矣。
其养人也。
拔其害本。
浚其利源。
安之而后劝功。
业之而后兴教。
苛役重赋。
人之所困。
明令以蠲之。
树艺畜牧。
生之所急。
躬劝以课之。
于是万井千闾。
感励恩德。
若人人皆自其手而持道之也。
郡有渚田千顷。
盖上腴也。
先是亩种之人。
尽主兼并之家。
至则均其耕垦。
首及贫弱。
俾共其利而一其征。
诗曰。
恺悌君子。
人之父母。
恺以强教之。
悌以悦安之。
故流庸四归。
播殖满野。
化叹息愁恨为乐和之声。
而政洽乎氓庶矣。
其训俗也。
举先孝弟。
养先茕独。
敬教劝学。
驱而之善。
俾干橹之乡。
刚悍之俗。
粲然有文以相接。
驩然有恩以相爱。
仁声感物。
顺气成象。
年谷大稔。
人无札瘥。
畎亩之中。
至有亲戚致忧。
相报以养者。
比比旌显。
陶然一境。
日饮其和而政达乎教化矣。
其理财也。
爱人以生之。
节用以阜之。
无名非法之费。
饰奢崇侈之给。
踵弊或久。
一皆去之。
行之期年。
力乃滋殖。
百姓与足。
千箱既盈。
通商而百货不匮。
训工而五材咸理。
繇是军有馀用。
吏有常禄。
而政施乎物力矣。
其约己也。
躬俭行简。
居无玩好。
日公之诣部。
与家属偕。
路人非见其旌幢。
虽告以掾吏之家。
不信也。
及郡。
凡昔之仰给于官不应法令者。
悉还之。
吏人皆惊而相告曰。
而今而后。
吾知官之与法矣。
吾侪其敢贪冒以愧吾贤帅耶。
至若均禄廪以赡军费。
节宴游以宽日力。
忠爱之私。
视官犹家。
而政先乎简约矣。
政事本诸身。
行乎吏人。
成乎师旅。
给乎氓庶。
美于风俗。
阜于财用。
六者治之大节也。
引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
则其他可得矣。
及戎轩西去。
校官吏
三州耆耄。
感公之惠训。
怀公之明德。
道路号叹。
若无所归。
冀获寇恂之借。
益深召伯之爱。
既而大将仲良范凑别驾卫炫一十六人。
泣沥丹诚。
伏述功美。
愿刻金石。
垂诸无穷。
监军使田内侍全操今节度使段尚书嶷继以事闻。
恩诏嘉许。
俾万方将帅
聆音耸劝。
实朝廷之重典也。
赵郡人
赞皇其本邑也。
浚源长发。
贤达奕代。
烈祖赞皇文献公讳栖筠
大历中御史大夫
清风峻节。
振服天下。
烈考忠懿公讳吉甫
元和初再为丞相
崇功盛业。
耀动古今。
公承忠勋之积庆。
负鸿略以继起。
年未弱冠。
而济美之望。
见推于时。
释褐。
诏授校书郎
累至监察御史
元和十五年以本官召充翰林学士
穆宗皇帝初嗣位。
对见之日。
即赐金紫。
屯田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
侍从如故。
又迁中书舍人
专承密命。
论思参赞
沃心近膝。
言隐而道行者盖多矣。
会邦宪任缺。
难其人。
乃拜御史中丞
直己端诚。
道无吐茹。
百职以治。
朝纲以肃。
明年御史大夫兼统浙西六郡。
仍总其车服以镇靖焉。
公时年三十有六。
大和元年就加礼部尚书
二年银青光禄大夫
诏书方勉举汉宣故事以宠休绩。
金陵凡六载。
其仁风惠化。
磅礡于封部。
洋溢于歌讴。
天下闻之久矣。
及贰夏官
至未发轫。
复慰滑人徯来之思。
滑人既乂。
复用滑之治迹。
以慰蜀人
人讴谣。
今复诏下。
则化日宏宣。
膏泽愈大。
其用举兹而断可识矣。
峨峨翠碣。
永载德政。
上请斯文。
迨于末学。
恭承明诏。
无愧直笔。
其词曰。
天有德星。
所临者福。
王有良翰。
以抚藩服。
惟昔兹土。
岁仍十饥。
师役罢劳。
人困流离。
衣食所储。
荡无孑遗。
上帝监观。
俾公来思。
公之来思。
劳役乃息。
人望如草。
俟我生殖。
烦苛尽去。
吏奉条式。
禁止惰游。
阜昌物力。
岁聿未周。
乃无疲人。
寒者厌襦。
饥者厌飧。
野无闲田。
百谷茂蓁。
襁负而来。
阖境如
教化既兴。
德刑具举。
政行州邑
礼行师旅。
人趋法令。
邻服威武
矫矫三军。
勇馀可贾。
俗换风移。
日用不知。
鸱鸮之音。
鲁侯化之。
晋门之盗。
随会逃之。
成人之服。
子皋为之。
人有父子。
惟公亲之。
人有作业。
惟公勤之。
军政既成。
吏理既清。
百室既盈。
乃流德声。
乃奉诏书。
俾镇全蜀。
人失召父。
军去方叔
㟪垒之氓。
尚知尸祝。
今兹功德。
曷其自足。
乃疏成绩。
达于宸聪。
曰俞哉。
宜尔显崇。
建石通衢。
追琢嘉庸。
书词罔愧。
播美无穷。
春秋左氏传杂论一 其十一 王适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二九
初,甘昭公有宠于惠后王子带也。),惠后将立之,未及而卒。
颓叔、桃子大叔,以狄师攻王。
王御士将禦之,王曰:「先后其谓我何?
宁使诸侯图之」。
王遂出,及坎欿,国人纳之。
狄师伐周,大败周师。
王出适郑,处于泛。
秦、晋纳,王入于王城,取大叔于温,杀之。
右僖二十四年。
王辟母弟之难,弃王城而处于泛,曰「宁使诸侯图之」,卒用秦、晋得入,而后杀
襄王之于待其亲者亦足矣。
晋惠公之立,虽非国人意,而惠公卒,怀公立重耳未入也,入而杀怀公,则遽矣。
诸侯之欲纳重耳皆是也,盍亦使诸侯图之不可哉!
文公于是有愧于襄王矣。
唐太宗亦与建成争立,太宗始造唐者也,虽欲不有天下,天下其舍诸?
难起而避其兄,天下犹当求我而不置,何至援弓矢、戕骨肉乎?
然则周之所以益弱而愈存,虽文武之泽未竭,亦其子孙义有以持之也。
宋龙图(代梁帅作) 宋 · 王安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一、《初寮集》卷八、《永乐大典》卷一四○四六
昔元宪公暨其仲氏鸿笔大典,焜照一世。
伯兮嶪嶪,遂都相位。
勋书太常,事载太史
机、云馀风,王、谢高致,施于子孙,隐然国器。
维公英特,绝类离伦,忠孝天挺,名声日新。
庖丁解牛,奏刀如神。
飞黄籋云,万里腾振。
降才之殊,会遇圣辰。
崇宁亲政,首正帝畿。
肇逮四辅,内尊京师
公持漕节,知无不为。
经营申画,弗亟弗迟。
帝用是嘉,宠渥沓施。
既登禁路,遂长天府
辇毂事剧,纷至如雨。
公举有纲,风行指顾。
声威整整,谁敢予侮。
决遣如流,备形上语。
赵张三王,不见比数。
公俄外迁,险夷一德。
卧治淮阳,来继汲直
发轫严近,宜在朝夕。
奄忽讣闻,中外嗟恻。
文阶极品,内朝秘职。
赠赙加等,申贲窀穸。
念我宗衮,元宪辈流。
寅缘及我,早从公游。
姻娅通家,情文相投。
别日几何,六见素秋。
公今脱屣,逝去莫留。
生存华屋
落山丘。
惟公术业,未及经济。
流庆所钟,当在后嗣。
法从之贤,德实肖似。
相门荣华,有隆无替。
我独怀公,抚旧涕泗。
为国惜本,岂但存义?
遣词往奠,必歆此意。
尚飨!